400-821-8210
对标国际一流,新片区如何建设发展新时代优质教育?这份规划告诉你→ 2021-06-18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临港新片区教育现代化,实现临港新片区发展战略目标,依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临港新片区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制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详情↓

 

 

总体思路
01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临港新片区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适应临港新片区人口发展和产业创新需要,对标国际一流,加快建设与临港新片区相匹配的新时代一流教育,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创建教育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产教融合核心示范区,为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智力支持,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贡献。

02
基本原则

1.坚持开放创新。坚持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的实践探索,勇于承接国家、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不断拓展教育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按需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鼓励高水平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持续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

 

2.坚持品质引领。基于新片区整体发展规划和目标,面向未来,适度前瞻性布局教育设施和项目,不断提高学校建设和资源配置标准,推动新建学校高起点办学。以高质量增量资源带动存量发展,整体提升教育发展的品质。

 

3.坚持多元特色。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教育资源供给体系,优化教育多元供给的体制机制。按照临港新片区产业及人口结构,做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国际课程班等的设点布局,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4.坚持共建共享。围绕大中小幼协同育人、普教职教协同发展、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推进学校创新联动发展。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宗旨,突破“围墙”,推进产业园区、大学校区和居住社区的资源共享、空间联动和功能融合。

03
战略定位

1.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区。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习者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供公平、优质、便利、服务终身发展的高质量终身教育体系。通过新理念、高标准、新机制引领教育高质量先行发展,促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在临港新片区落地生根,推动先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产教深度融合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跨界协作。创设名师名校长名校培育机制与环境,促进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积聚与优化配置,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引领作用,做强做好特色教育品牌。

 

2.教育治理现代化示范区。融合吸收教育治理先进经验,形成政府统筹协调、学校自主管理、社会各方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在新片区教育联盟式治理、行业企业多元参与办学、家校社共治等方面率先探索。

 

3.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强化新片区吸引、集聚、用好各类人才的教育要素功能,形成优质教育资源与人才教育需求动态匹配的机制。打通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产业人员技术技能升级、社会资源整合服务及科技成果创新应用等,为增强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实现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提供新动力,支撑新片区成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4.高水平教育开放先行区。在促进教育要素自由流动、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与模式引进、合作办学模式升级、国际教育发展、留学生就业创业、高水平国际人文交流及区域教育协作发展等方面成为上海教育开放的窗口。

04
发展目标

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基础教育水平显著提升,推动建成高质量、普惠性的学前教育体系,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不断提升,高中阶段优质教育增能增效,服务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育人体系全面构建。产教融合取得标志性成果,现代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一批教育服务业态及教育治理创新成果。教育开放水平逐步提升,打造一批示范性合作办学项目,特色教育资源品牌初步形成,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到2035年,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体系全面形成,建成与新片区发展相匹配的一流教育,实现高水平教育开放,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驱动作用充分显现,临港新片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理念和对外合作开放的前沿窗口。

主要任务
01

优化教育资源建设布局


1.高起点规划建设教育设施。推动教育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和单元片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机衔接,充分预留教育用地。按照“应建尽建、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推进公建配套学校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根据教育综合改革新要求,探索提高建设标准,建设一批高水平中小幼学校。分步分批新建至少16所幼儿园、8所小学、9所初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高中。

 

2.高水平配置基础教育资源。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市内外优质教育集团在新片区开办分校或合作开办中小幼学校,支持上海中学东校开办小学部,打造新片区示范性学区集团。推进市实验性示范性和特色优质高中资源向新片区倾斜布局,加快建设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临港分校等项目。实施五四学校改扩建工程。

 

3.优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结构。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多种主体,探索建设1所混合所有制特征的新型高职,培养高职层次人才。待条件成熟后,引进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创新模式办学(分校)。支持以应用型、双元制、跨学科为特色的高水平德国职业院校建设。支持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二级学院(中英低碳学院)。推进高校产教融合基地建设。

 

4.促进教育资源多样化布局。引进耀华民办幼儿园,开设上海中学国际部办学点,按需设立独立法人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与中福会等优质校外教育资源合作,打造临港青少年活动中心。筹建教育发展研究机构,筹设教育发展基金会,合理布局社区(老年)学校,新增一所老年大学。

02
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5.健全学前教育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和新建幼儿园开设托班,扶持独立设置托育机构发展,增加多层次的托育机构和服务供给。按照常住人口配置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服务资源,推动社区综合设置托育点。“十四五”期间,新创市级示范性幼儿园1所、市一级园3所,发展普惠性公办幼儿园,进一步支持提升办园质量,推动一级幼儿园比例达到50%以上。支持幼儿园在游戏化教学、特色办学、质量监测、园本教研、家园合作及社区共建等方面改革创新。

 

6.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建设“家门口”的优质学校,支持中小学参与集团化办学并创建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率先探索建设“未来学校”,推进国际前沿的教育理念与新技术、新模式结合。鼓励中小学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导向,推动教学研究、课程研发、信息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支持中小学教育质量与办学特色同步提升,加强内涵建设,结合临港新片区产业结构、文化定位,培育形成若干标志性育人品牌。推动上海中学东校教育集团建设,引领带动集团成员中小学课程资源共享、教研活动共建、优秀师资共育等。

 

7.增强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充分发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高中教育优质多样特色发展。推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普通高中协同育人,共同建设若干区域性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充分发挥国际顶尖科学家社区、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研究平台等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鼓励探索普通高中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跟踪调查机制,持续改进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03
打造一流教育人才队伍

8.完善教育人才引育机制。面向全国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充分利用新片区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落实新片区教育人才落户加分等优惠政策,探索建立新片区教师招聘“校园直通车”等制度。实施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计划,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师资培训和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合作。拓展优秀师资来源,积极争取市区两级层面的支持,吸引若干名高层次基础教育人才到新片区公办中小幼学校任教、帮教、支教。

 

9.提升优秀师资配备水平。根据新片区学校建设规划,引进优秀教师,形成“教师蓄水池”。努力支持推动基础教育学校学历水平、高级教师比例达到中心城区水平。实施领军人才和骨干教师培育工程,打造名校长名教师队伍。支持建立集团成员单位教师柔性流动帮教制度,优化新建校教师结构,鼓励全市经验丰富教师到新建学校任教。

 

10.营造良好教书育人环境。实施基础教育教师培养计划,选拔若干名中小幼优秀教师参加研修培训。积极搭建校园长及教师交流平台,激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发展内驱动力。

04

发展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11. 打造“五育并举”特色育人品牌。支持鼓励基础教育学校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发新片区特色“五育”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可终身受益的德育素养、运动技能、艺术爱好和劳动技能。深化“科创小英才”夏令营等“临港大学堂”品牌项目建设,发挥好新片区产业优势,鼓励企事业单位与中小学共建德育和劳动教育资源,建设若干德育基地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利用帆船、龙舟、风筝等特色赛事资源,支持发展青少年帆船帆板、龙舟、风筝、足球等特色运动,助力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支持学校培育传承与创新新片区文化基因的美育项目。

 

12.构建纵横贯通的终身学习体系。推进开放、灵活、便利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利用好新片区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优势,推动线上线下教育的深度融合。实施“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计划,创新学校、社区、家庭协作育人一体化机制。整合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天文馆、临港美术馆、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机构资源,丰富青少年科技、艺术、体育等校外教育资源。鼓励各类机构提供高品质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资源,支持建设高水平社区老年大学和新型开放市民大学。

 

13.创新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模式、资源等的引进,支持学校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搭建区内国际化人才沟通交流平台,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激发教育一线的改革创新活力,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参与国际教育事务和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

05

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发展


14.引导职校、高校支撑产业发展。为新片区内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提供服务保障。鼓励职业学校、高等院校聚焦新片区重点发展的前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布局学科专业,支持区域内高校着力打造3-5个符合产业发展定位的重点学科专业。支持新片区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扩大“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培养规模,探索“本硕贯通”等育人模式。支持产教融合型企业与高校联合举办产业学院,探索多主体参与办学的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培养更多满足新片区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持新片区高校通过“定制班”等方式,实施在岗人员继续教育双元制培训计划,为新片区企业人才提供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机会,提升在岗人员学历水平和职业能力。

 

15.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发展。支持鼓励新片区学校、龙头企业、职业培训机构及产教融合试点单位,开发重点产业应用型人才教学培训标准及课程体系。支持新型产业大学与高校、企业联合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改革,推动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间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制度。建立培训需求与资源供给协同机制,挖掘现有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潜能,吸引若干国内一流职业培训机构进驻,支持产业大学联合高校、龙头企业成立新型公共人才实训中心,为产业工人、高级研修和急需紧缺人才培训提供优质服务。

 

16.推进教育和产业协同规划。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探索“多校一园”“共建联建”等多种大学科技园建设模式。鼓励“双一流”和高水平地方高校与新片区加强合作,探索创新源头“最先一公里”与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无缝衔接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平台搭建、制定科研转化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和鼓励长三角区域、长江经济带各类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新片区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国家重大战略紧缺人才的联合培养,培育建设若干对接上海产业发展需求的重点实验室和产业创新中心。

06

探索教育创新发展模式


17.协同推进教育联动发展。建立新片区教育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协调破解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协同推进新片区教育开放创新。建设新片区教育发展联盟,实现对新片区各级各类教育及相关单位全覆盖。发挥教育联盟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协调和引领作用,充分统筹、协调、融合区域内学校、社区、企业等各类资源,形成新片区教育发展合力。

 

18.探索多元投资教育模式。利用好国家自贸区教育开放政策,积极争取部市两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推动境内外教育要素的聚集,在高等教育领域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探索形成教育行业与国内资本市场的对接机制,吸引一批优质教育投资集团在新片区落户。发展个性化、多样化、终身化的教育培训及服务产业,充分利用特色优势资源,培育若干国际贸易、金融等领域引领行业标准的职业培训机构。

 

19.推动智慧教育发展。探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建设若干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个性化、开放式、创新性的基础教育“未来学校”。推进人工智能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支持各类学校探索推广 AI+教育、AI+学习智慧教育模式。加大政府专项投入和购买服务力度,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应用服务,推动基于互联网的特色课程共享。推动信息化技术赋能教育治理,搭建开放共享的教育大数据平台。

 

20.推动教育共治格局形成。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学习借鉴学校治理国际先进经验,探索社区、家长、产业企业等参与办学和治理新模式。创新新片区教育决策机制,支持新片区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筹办教育研究机构,支持各类研究机构开展新片区教育发展规划布局、体制创新、政策突破等研究。鼓励国际教育组织、各类行业协会、第三方教育评估认证机构在教育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07

促进教育对外开放提质增效


21.集聚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境外知名理工医类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在临港新片区办学,支持国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围绕国际金融、人工智能以及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领域,支持新片区高校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支持外国教育机构、其他组织或个人举办优质教育培训机构。

 

22.提升教育交流与合作水平。提升新片区参与国际教育合作的基础能力,培育若干具有新片区特色的国际人文交流项目。培育若干国际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品牌论坛,与更多国家、教育国际组织、一流学校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网络。引导本市高校、科研机构在临港新片区探索建立跨国别、跨区域的教育联盟或协同创新平台。

 

23.打造国际留学生学习、就业聚集区。探索推进国际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项目落地,打造大学生就业集散中心,提供便利、多样的语言类等短期培训项目,建设集教育、科研、创新等于一体的国际教科研社区和生活聚集区。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鼓励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临港新片区实习、就业、创业。对长期在临港新片区从事高科技领域工作的外籍人才、外国技能型人才和符合新片区产业发展方向的单位聘雇的外籍人才,放宽年龄、学历和工作经历的限制,符合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予 2 年以上的工作许可。

扫一扫
关注传媒园微信号
掌握最新资讯
咨询热线400-821-8210周一至周五9:00-17:00